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型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强调人的自我实现。他研究那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全力以赴地工作,并把工作做得最出色的人,如:贝多芬、斯宾诺莎、歌德、爱因斯坦、詹姆斯、弗洛伊德、杰弗逊、罗斯福和林肯等等。马斯洛根据长期观察,概括出自我实现者具有以下特征:良好的现实知觉;对自己、他人和现实表现出高度的接纳;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以问题为中心;有独处的需要:高度的自主性,不受环境和文化的支配;高品位的鉴赏力,对普通生活的新鲜感;常常有高峰体验;能与他人建立持久深厚的友谊;具有民主的性格结构;强烈的道德感和独立的善恶判断能力;善意的幽默感;富有创造性;不受现实文化规范的束缚。
2.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健康人在理性和有意识的水平上活动,对激励他们活动的力量是完全能够意识到并可以控制的。他认为健康人的视线应该指向当前和未来的事件,而不是指向童年的事件。他把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称为“成熟者”,根据多年在哈佛大学的研究,他从“成熟者”身上归纳出七个特点:有自我扩展的能力;人际关系融洽;情绪上有安全感;具有现实性知觉;专注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客观地看待自己;行为的一致性是其人生哲学(黄希庭,2002)。
3.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型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是人格现象学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健全人格不应该理解为人的状态,而应该是过程或趋势。健康的人格就是功能充分发挥的个体,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感来行动。罗杰斯把“功能充分发挥者”的优秀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他们的社会经验都能进入意识领域,具有经验的开放性;协调的自我;以自己的内在评价机制来评价经验;无条件的自我关注;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关怀,能与其他人和睦相处。
4.弗洛姆的“创发者”模型
心理学家弗洛姆有着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神学等方面的广博知识。他既批评地接受弗洛伊德的学说,又受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新理论的影响。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充分利用自己潜能成长和发展的固有倾向,由于社会本身的压抑和不合理,很多人未能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却因为病态的社会产生了病态的人格。他强调社会变革在产生大量健康者或“创发者”方面的重要性。他认为“创发者”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创发性爱情,这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相爱的双方都可以保持他们的个性;创发性思维,创发性的爱会使人意识到与被爱者有密切关系,意识到关怀被爱者;有真正的幸福体验,即身心健康,个体各种潜能得到实现的状态;以良心为定向系统。“创发者”有一种特殊的良心,弗洛姆称其为“人本主义良心”,它引导人们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和表现,并使人获得幸福感。
5.皮尔斯的“立足现实者”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皮尔斯认为人格健全者应该是充分理解并坚定地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情境的人。他认为立足现实者具有下列十项人格特征:牢牢地建立在当前存在的基础上;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认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并摆脱对任何人所负的责任;完全处在与自我和世界的联系状态中;能摆脱外部调节而进行自我调节;能认清、承认并且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渴望;能够坦率地表达他们的怨恨;反映当前情境并被当前情境所指引;开放的自我界限;不断追求幸福。
此外,科恩研究了“理想的自我”,指出健全人格的五种特征:效能、创造性、内在的平静、密切的关系和超脱。黑斯还通过追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健全成长和发展模型的五个维度:符号化、非自我中心化、整合、稳定性、自主。杰拉德也提出了对健全人格的看法:对新思想、对人具有开放态度;关心自己、他人和世界;整合吸收否定性经验的能力;创造力;做生产性工作的能力;爱的能力。以上诸模型反映了西方文化以及特定社会背景中,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而对“心理健康”提出的不同观点和看法。
………………………………………………………………………………